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连发2篇中科院1区TOP期刊!我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AHA发表RICAS队列最新研究成果

信息来源:神经内科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团队连续在中科院1区TOP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AHA》《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发表山东省平阴县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自然人群(RICAS)队列最新研究成果及脑卒中基础研究最新综述。这两篇文章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睡眠持续时间短是颈动脉斑块新发的危险因素,为脑卒中早期预防提供新的干预目标;首次综述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在卒中缺血-再灌注中的治疗潜力,为脑卒中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JAHA》是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官方期刊,属于世界领先的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科学期刊,发表所有类型的原创性研究文章,包括对人类受试者和实验模型进行的研究,以及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应用、流行病学和医疗保健政策论文。《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是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的官方期刊,主要发表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的论文。

  RICAS队列聚焦睡眠医学,发现睡眠持续时间短是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对卒中防治至关重要。既往研究发现睡眠对心血管健康有重大影响,睡眠障碍与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然而,未见到在自然人群中研究睡眠对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团队依托RICAS队列,选取1000余名基线无颈动脉斑块受试者,采集基线其他传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4年纵向随访,超声动态监测新发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国际上首次在自然人群中发现睡眠持续时间短是颈动脉斑块新发的危险因素,即使在低至中度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个体中也是如此。这表明睡眠持续时间可能是早期干预以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目标。

  该成果《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with incident carotid plaqu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2025年5月在线发表于《JAHA》,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陈枚洁、马小桐,副主任医师薛媛为共同第一作者,神经内科孙钦建教授、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仇成轩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19.jpg

  聚焦胶质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揭示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潜力

  临床研究揭示了胶质瘤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双向关系,有证据表明两者在空间上可能存在重叠。两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共同特征是细胞外囊泡(EVs)在细胞间通讯中的关键作用。细胞外囊泡具有双层膜结构,能够包裹蛋白质、脂质和核酸,从而保护其免受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和蛋白酶的降解。这种结构特性使EVs能够在多细胞生物体内介导远距离的细胞间通讯。

  在胶质瘤中,EVs在颅内信号传导和肿瘤微环境塑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胶质瘤来源的EVs所携带的cargos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生物学因子高度一致,这表明胶质瘤对卒中病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通过EVs这一关键媒介发挥作用。当前研究探讨了胶质瘤与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相互作用,涵盖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过程,重点关注缺氧、卒中发作、进展及恢复阶段,并特别强调EVs及其携带的cargos在这一互动中的关键作用。

  该成果《Unlocking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umor-derived EVs in ischemia- reperfusion: a breakthrough perspective from glioma and stroke》2025年3月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由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孙钦建、潘永丽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省立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博士后潘永丽为共同通讯作者。

  山东省平阴县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自然人群(RICAS)队列简介

  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课题组在杜怡峰主任、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薛付忠院长、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仇成轩教授指导下,以孙钦建教授为课题组带头人,于2017年建立山东省平阴县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自然人群(RICAS)队列。该队列致力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研究,采集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神经心理学、生物标本、神经影像等资料,通过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蛋白组学、影像组学等系统流行病学方法,发现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标志物,建立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卒中发生的预警模型,以期在早期预防脑卒中方面有所贡献。

  RICAS队列2017年纳入2300余人,2021年第一次随访并扩增1200余人作为验证队列,目前纳入总人群已达3500余人。依托RICAS队列,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课题组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基线数据共发表18篇SCI论文,中科院2区以上共7篇;纵向数据目前已发表2篇中科院1区TOP期刊SCI论文。依托RICAS队列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组获得202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