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第二届明湖重症医学论坛暨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在济南成功举行
近日,由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承办的第二届明湖重症医学论坛暨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在济南成功举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校(院)长刘传勇,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会长许洪昌,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荣誉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原院长席修明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山东省患者安全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方巍主持并致欢迎辞。
刘传勇副校(院)长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校(院)坚持科教融合战略,大力推进教研医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重点分享了重症医学学科建设的系列举措,通过构建“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阶梯式的人才梯队;设立了专项科研基金以推动技术攻关,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致力于培养兼具临床能力、科研思维与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他强调,校(院)将进一步为重症医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科研动力,持续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能,推动重症医学在技术创新和医学人文关怀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许洪昌会长在致辞中深刻阐述了重症医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其在挽救生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他指出,尽管近年来重症医学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患者救治的精细化、复杂危重症的治疗突破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亟待攻克的难关。希望与会专家能够以学术交流为契机,深入探讨重症医学和患者转运领域的前沿问题,分享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为重症医学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席修明会长代表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对山东省在重症医学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展望了质量控制体系在学科发展和进步中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
方巍主任委员在致辞中回顾了首届明湖论坛的丰硕成果,介绍了本届论坛以“质量与安全”作为核心主题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只有将“质量”内化为学科发展的基因,将“安全”镌刻为医疗行为的准则,才能让重症医学真正成为患者和相关科室信赖的“生命小屋”。希望各位专家在本次论坛上,共同探索重症医学质量与安全协同发展的“山东路径”,为重症医学的未来发展筑牢坚实的防线,为护佑患者生命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在报告环节,大会邀请席修明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任建安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隆云教授、省立医院朱强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熊滨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许媛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海燕教授、省立医院方巍教授及王春亭教授等重症医学专家,就重症医学的质量控制、呼吸支持技术、重症感染管理、重症营养支持以及感染性休克治疗等专题分享经验。
授课专家风采
主持风采
大会设置9个分会场,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胡振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洪亮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小亭教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晁彦公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覃纲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刘虹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丁仁彧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畅教授、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尚秀玲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景业教授等重症医学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分享。同时,会议设置多场现场研讨,与会专家积极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本次论坛同期举办了系列临床技能竞赛与教学培训活动,亮点纷呈。《医路智胜》血气分析临床思维竞赛创新采用“真实病例模拟+即时决策分析”模式,重点考察临床医师的急症处置能力。电子气管镜技能大赛设置“基础操作-复杂病例处理”双赛道,同步开展血液净化、重症超声等核心技术比拼。在“镇痛镇静专题”教学组长查房竞赛中,各参赛团队通过模拟教学查房场景,详细阐述镇痛镇静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与评估过程,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与专业素养的有机融合。大赛特邀国内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团,从临床思维、操作规范、教学能力、团队协作等维度进行专业指导。这些活动显著提升了大学附属医院及省立医院重症联盟成员单位的临床诊疗同质化水平和教学培训质量。
本届论坛以“质量与安全”为主题,通过“学术引领-技术精进-实践转化”三维联动,打造了“规范与创新并重”的重症医学高端交流平台,形成了“理论实践相融合、质量安全双提升”的全国性学术品牌。未来,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将依托校(院)重症医学系平台优势,深入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创新重症临床-科研协同体系、构建规范化人才培育机制,持续巩固学科在全国重症医学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