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骨关节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李伟教授团队在知名学术期刊《Small》发表了利用新型多功能支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学术论文

供稿:骨关节科 发布时间:2025/3/5 9:41:42
字号:
+-14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骨关节科李伟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mall》(影响因子:13.0)上发表了题为“Multifunctional Scaffold Compris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 Hydrogel, and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for the Treatment of Steroid‐Induced Femoral Head Necrosis”的学术论文。该研究聚焦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开发了一种创新的物仿生多功能支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临床思路和方法。论文第一作者为骨关节科博士后柏亮杰,通讯作者为骨关节科李伟教授和满振涛副教授。

1.jpg

  股骨头坏死是骨关节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生与活性氧(ROS)的过量积累密切相关。过量ROS不仅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还损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导致细胞不可逆损伤。目前,髓芯减压术被广泛应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但由于过量ROS导致骨微环境失衡,股骨头塌陷的风险仍然较高。针对这一临床难题,李伟教授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生物仿生多功能支架(DFO@Zn-MOF-818@GelMA@DBM),旨在同步清除过量ROS、促进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微环境,从而优化股骨头坏死的修复过程。研究发现,该多功能支架可显著增强ROS清除效率,通过上调抗氧化基因打破线粒体功能障碍与ROS累积的恶性循环,稳定细胞功能并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为骨修复创造良好的免疫微环境,激活HIF-1α/VEGF通路促进血管生成,改善缺血环境。在动物实验中,该多功能支架在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中展现了出色的修复效果。

2.jpg

  李伟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骨与软骨组织工程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重大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24年,团队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学术论文6篇,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18.0。2025年2月19日,团队另有一篇论文在《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杂志发表。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已超过160分。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