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全力守“沪”】“大白”服与“志愿红”:上海方舱医院里的并肩相守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5-05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在上海石龙路方舱医院,“A1001”有着特别的含义:它既是入住这里的第一名病人的病床号,更由此开启了一段“大白”服与“志愿红”交相辉映的佳话,见证了医患同心、鲁沪同行的并肩相守。

微信图片_20220504082316.jpg

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部分队员与志愿者团队部分成员合影。(图片由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提供)

  时间回到4月8日,这一天,上海市石龙路方舱医院正式收治病人。此前,4月3日,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抵沪。山东是较早整建制接管方舱医院的省份之一,石龙路方舱医院是山东接管的3个方舱医院之一。

  经历了前期培训和社区核酸采样工作后,4月9日下午,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心内科主管护师赵小静和同事们首次入舱工作。

  环境稍显杂乱、医患对具体流程均不大熟悉……赵小静回忆,最初的方舱工作并不顺利。更尴尬的是,盛放30份盒饭的箱子当时尚需人工搬运,赵小静发现自己力气不够,“很难搬得动”。

  这时,赵小静突然想起,刚入舱时,症状较轻的A1001床病人曾自告奋勇,有什么他能帮得上忙的,可以随时找他。于是,赵小静请A1001床病人搭把手,病人不但爽快地答应了,还招呼了舱内五名热心的年轻小伙,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舱内病人的盒饭很快发了下去。

  事实上,在设置5个病区、收治1500多名病人的方舱医院里,单靠3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日常保障确实捉襟见肘,最后发放的盒饭变凉也是常事。

  而当天,随着几个年轻人的加入,有病人这样感慨:“终于吃上热乎乎的饭了!”

微信图片_20220504082318.jpg

石龙路方舱医院里,一名志愿者在帮助分发盒饭(赵小静 摄)

  对赵小静而言,当天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A1001床病人,两人商量,决定在工作的病区发起成立志愿者团队。赵小静后来才得知,A1001床叫蔡勇,江西人,是上海一家民营企业的总工程师。

  “山东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非常不容易,他们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作为一名党员,我更不能坐视不管。”蔡勇这样说。

  4月11日早,石龙路方舱医院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最初的51名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只有10岁。如今,这支团队已发展到100余人。

微信图片_20220504082320.jpg

石龙路方舱医院里,志愿者们在帮助分发盒饭(赵小静 摄)

  这支自发组建的志愿者队伍的主要工作,包括帮助医护人员分发盒饭,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帮助老年人调出二维码,了解患者物资需求及物资分发,及时发现舱内问题,以及为老人和有困难的特殊群体提供信息填报服务等。

  用蔡勇的话说,“最大的意义就是把患者组织起来,让大家有事情做,增强了大家战疫的信心”。

  在这所方舱医院里,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逐渐探索出保洁、保安、志愿者以及医护团队共同参与病区管理的“3+1”方舱管理共同体模式,最大化实现了方舱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初见成效,方舱内秩序井然有序。为增强团队的归属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团队还特别定制了志愿者的证书和红马甲。

  每天,在以百合、玉兰、牡丹、山茶、丁香五种花分别命名的5个病区里,“志愿红”不停穿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20504082322.jpg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团队特别定制的志愿者证书(图片由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提供)

  “饭来了,大家准备发饭。”志愿者微信群中只要有人喊一声,很快有志愿者走向门口方向,自发排起队伍,两个人负责两列,70多个志愿者在短短时间内让方舱里的舱友们吃上热乎乎的饭。

  早上八点准时检测核酸,十人一组排队,这是舱友们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核酸检测的结果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康复出院。志愿者们需要很早起床,彼此分工明确,有负责维持秩序的,有负责帮助老人调出二维码的,有负责在做完核酸检测的床位上打勾的,做到不漏下一个患者。

  有了志愿者们的加入,检测效率着实提高不少。第一次在整个方舱检测核酸时,医护人员耗时近5个小时。如今,在这支队伍的组织下,整个过程不到2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令山东省援沪医疗队员们颇为感动。

微信图片_20220504082324.jpg

毛遂自荐的66岁老大爷忙碌的背影(赵小静 摄)

  让赵小静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名66岁大爷毛遂自荐:“给我这个红马甲吧,我穿上它浑身都是力气。你们帮大忙,我们帮小忙。”志愿者队伍中从此便有了老人忙碌的身影。他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卫生纸少了、热水器坏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厕不便……在更多的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们看来,这支特别的队伍像一只触手,更像一双眼睛,及时发现舱内的各种问题与隐患,并第一时间及时排除。

微信图片_20220504082326.jpg

  时间一长,一些老队员身体康复顺利出舱,也有新来的病友主动报名加入。除了日常保障工作,还有从事拳击教练工作的志愿者主动当起了大家的健身教练,舱内的生活愈发丰富多彩。每一天,这支志愿者团队都在用行动和热情感染着每一名病友,让必胜的信念在整个方舱里传递。

  4月22日,已出舱的蔡勇代表所有志愿者团队向山东省援沪医疗队员们写来感谢信。信中说:“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团队的无私奉献,我们真切感受到整个山东医疗团队对我们所有石龙舱舱友的医者仁心。这份心超越了地域,超越了对病毒的恐惧,是这个春天上海最靓丽的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20504082328.jpg

  山东省援沪医疗队回复的是一封有部分队员亲笔签名的信,除了表达对志愿者团队的敬意,信中还动情地写道:“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迎来关舱。告别这座城市的时刻,你们也将回到温暖的家中。一切恢复如初,回到从前,但我们相信,留在彼此记忆深处的温暖与感动将永不磨灭,这段并肩战斗的经历将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