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黄冈战“疫”/省医最美逆行者】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员冀赛:这就是“省医精神”,这就是爱的港湾

信息来源:东院保健呼吸科病房 冀赛 发布时间:2020-02-0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虽远在千里之外,

但一颗心却紧紧相连!

身为医务工作者,

非常时期、危难时刻,

你们逆行而去,托起信心与希望。

而你们的身后,更有“省医人”们在默默支持!

加油,我们等着你们凯旋!

  1月31日下午,首批援鄂医疗队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保健呼吸科护士长冀赛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离开黄冈市的疫情防护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冀赛写下了致老家“省医人”的一封信,道不尽的牵挂和思念,溢满字里行间。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07.jpg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11.jpg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15.jpg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18.jpg


各位敬爱、亲爱的“省医人”:

  你们好,在此特别想称呼你们“娘家人”,一种每每提起心里就暖暖的,让人忍不住落泪的老家人感觉。现在虽然我在湖北黄冈,但不管任何时候我打开手机,都会收到各级领导、同事、朋友、亲人的牵挂的话语,让我一天的疲惫减轻了好多,不知落泪多少次。谢谢,但依然表达不出我内心的感谢……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也让我们从春节家人团聚的祥和氛围中回归到了严峻的现实。如今,湖北人民面临重大的灾难,每每看到电视上人们渴望救助的眼神,医务人员疲惫的身躯却又义无反顾的工作,我都会泪流满面。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很希望能够为他们尽一份力,减轻一些负担。1月24日,除夕,我接到医院通知,需要抽调医务人员赴湖北,支援抗击新冠肺炎工作。想了想家里的情况,就给老公发了条信息:“我也想去……”没多久,仍在老家潍坊的老公拨通了我的电话:“你真的想去?如果想去,那就去吧……如果我仍在部队上,我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我的眼睛顿时湿润,说不出一句话……

  1月25日,我接到通知,我的申请已被批准,我的眼泪竟然不争气的流了出来,是医院对我的信任,让我去执行如此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想到了老公、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可是哪位医务人员不是血肉之躯。我们年轻,只要防护到位,问题不大。于是我拨通了老公的电话,他立即第一时间赶回济南。“我和儿子去送你。”“不要,我不想你们看到我离去的背影。”就这样,我踏上了去湖北的征程。

  令我感动的是,医院党委书记赵升田、院长赵家军、王荣副院长、李乐平副院长以及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来为我们送行,陪我们一起吃着盒饭、准备各类物资、去机场。路上,领导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缺什么东西一定要跟我们说”“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会协助解决” ……有这样的温暖、贴心、为我们着想的领导,怎能不让人感动。

  到达湖北黄冈已是凌晨时分,入住酒店已近3点,收拾行李后大家都十分关注群动态,服从组织安排。第二天我们便开始组织培训,大家都知道“防护最重要”,因为只有自己安全,才能去保病人安全,更好为病人服务。新冠肺炎知识、防护措施还有防护用品的穿戴,都是我们培训的重点。在此期间,我收到了来自医院大后方的各种关注信息:院领导在群里不时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发放相关防护知识;护理部杨主任、孔主任多次问候,让我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我的科主任牟晓燕主任细心、周到,给我发来信息:“家里有事我会尽力解决”;还有林殿杰主任发来信息:“放心,咱在呼吸科,专业,只要防护好,没问题。”保健科护士长高玉萍经常对我说:“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给我发信息、打电话。”东院内科护士长崔新发来信息:“保重身体,平安归来。”还有陈伟娟护士长以及大家庭的各位士长不时发来各种信息:“给自己减压”“防护知识,希望对你有用”“不要太劳累,注意休息” ……太多的幸福、太多的感动,让我在面对疫情巨大压力下,心情舒缓,逐渐放松。

  其实,我何尝不知道你们也是在抗疫一线,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领导们带头放弃休息,到一线值班,号召、带领各科室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护理部为疫区工作人员征集护士鞋、在发热门诊值守……你们为我们做的这一切,我们都感受到了、体会到了,这将化作我们工作上的动力、必胜的信心,支撑我们走下去……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22.jpg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26.jpg

  今天是我们到黄冈的第5天,这5天每天的工作内容都不一样,经常是白天去医院救治,晚上回来梳理总结各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有时要忙到凌晨一两点钟。因为是新建医院,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但凡患者需要,我们就要力所能及做好。和当地医院对接后,我们便开始了科室的筹建工作,三区两通道没有,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划分,黄色垃圾袋成为我们的“警戒线”;置物柜没有,我们用储物柜分装,标示清楚;雨靴不够,我们就地取材利用现有材料做一些防护用品……没有保洁员,我们一起上。既为病人做治疗,又收拾垃圾、拖地,自己动手;病人房间传呼装置不能使用,清洁区、感染区不能及时沟通,我们就用老年机打电话、打手势、写字条等形式传递信息……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齐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我们把自己称为“大自然的搬运工”,还有同事笑着说:“终于可以好好减肥了。”很累,但我们斗志高昂。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30.jpg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33.jpg

微信图片_20200201203937.jpg

  下班后,针对白天发现的问题,我们小组长开会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梳理工作流程,看到医院同事们不时发来的“你好吗”信息,心里不禁感觉又充满了暖意,回复她们:“我很好,我会加油的!”

  后勤保障更是不成问题,院领导专门给家属发送了慰问信息:“任何问题,我们都会尽力解决”。回想这一切,或许这就是“省医人”,这就是“省医精神”,这就是有爱的家庭、温馨的港湾。

  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它会点亮我今后的生活,升华我的心灵。感谢各级领导、同事、我的亲人,你们是我们的大后方,我们动力的源泉。

  东院保健呼吸 冀赛

  2020年1月31日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