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大众日报》医务社工:一扇医院公益之窗

发布时间:2012-05-1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省立医院是我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并开展社工志愿服务的医院。3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工作年会上,省立医院院长秦成勇作为全国卫生系统唯一代表,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社工人物”。

  医务社会工作利用社工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惠民医疗等活动,链接社会资源,积极承担责任、回归公益,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为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经验。

  用精神支持抚慰患者

  “设立‘阳光乐园’爱心角,让小患者感受到医务社工给他们带来的温暖。”4月9日,省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来自山东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志愿者张安芹,正将社工小组创意方案展示给大家。

  “主要是为了缓解孩子们的痛苦,树立患者、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 ”省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主任尉真说,在小儿血液病房走廊一角,开辟出一块空间,安放一个书橱,在地面铺设软塑料地垫,配备一些图书、积木、玩具等,再安排2至3名志愿者服务。每天,孩子们完成治疗,就可以来这儿看书、做游戏……这里还专门为“勇敢的孩子”开辟“光荣榜”。

  通过活动让患儿获得精神上的支持,更快地从病痛中走出来;同时,通过相互交流,实现更多的沟通和共享,达到“抱团取暖”的效果,让病人家属不再觉得孤单。

  据山东大学哲学与法学院副教授张洪英介绍,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体系内实施的社会工作,是运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在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服务和帮助,目的是协助需要帮助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其社会功能。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治愈疾病,但能用爱心减轻一分患者的病痛,我们的工作就值了!”山东大学社工专业的志愿者刘慧,谈起一年多来的经历深有感触。2011年初,来自菏泽农村的年轻尿毒症患者马会会进入医务社工的视野:疾病使她双目失明;家庭发生变故,剥夺了她打电话听女儿声音的权利;每次来医院透析靠父亲在泉城广场卖炒花生、瓜子的收入,每次腹部肿胀到只能跪着睡觉的时候,她才去透析,最多每周透析一次。

  了解到马会会的境况后,省立医院医务社工办开始对她实施救助,不仅使她能每周做两次透析,而且还让她获得了每过一段时间就能见到孩子的机会。“母女相见时感人的情景,让人永远也无法忘记!”刘慧说。

  省立医院院长秦成勇认为,要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要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弱势群体。而将社会公益力量引入专业医疗团队,各方合力奉献爱心,是实现医院公益性的有效途径。目前,省立医院设置志愿服务岗26个,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2618人,提供志愿服务3万余小时,构建起一支以医院医护人员为核心,以政府工作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及媒体记者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把医院变成汇集爱心的平台

  给善良的动机提供一个平台,就能融合成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救助小彩云的过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10年4月,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澎湖村11岁的小彩云,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使省立医院医务社工工作成为链接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