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 2017年6月 第6期>> 正文

5.jpg

学习总书记讲话,做有情怀的医生

发布时间:2017-08-29 字数:3182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青,引导党员学做结合,以学促做,我院举办了“两学一做”学习心得评选活 动,全院各党总支共征集到作品146份。评委组对作品进行了严肃、认真评选,共选出一等奖5各,二等奖10名,三等奖 20名,优秀奖30名。本期始,院报对部分获奖作品予以选登,以飨读者。

  自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五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在新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应该说这五年是极其重要的。当前的国  际形势错综复杂,可谓云诡波诵,而中国的发展脚步却一如既往地坚定、执着、有力,可谓风景这边烛好。

  在这五年间,习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的讲话,提出了“中国梦”、“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从人民和国家的角度出发,书写了 新的历史篇章。

  “两学一做”,是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其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是非常重要的一 部分,也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党章是党的光辉历史的高度总结,其根基着眼于过去,而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是对当前中 国发展路线的思考和布局,其根基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将过去的头绪理清,才能够“不忘初心”,将未来的方向看清, 才能够“继续前进”。习总书记说 ,在前进的路上,脚步慢一些不要紧,但方向一定要对。这是非常关键的。只有深 入学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才能够完成“做合格党员”的小目标。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也作为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我在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过程中,被总书记讲话中的“家国情怀 ”及“人文情怀”深深感染。作为医疗队伍中的一员,做一名“有情怀”的医生是相当重要的。手术技术可以熟能生巧 ,正所谓“无他,唯手熟尔”;但作为一名医生的情怀,却不是一酣而就、唾手可得的,它只有在反复的学习和思考中 得来,只有在不断的交流和摸索中得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存在于我 们的脑海里,而体现于我们的实践中。

  习总书记的“家国情怀”,体现于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总书记还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正所谓与大地 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习总书记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虽然质朴,却体现了对历史和人民的无限深情和巨大承担 ,透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仍然在关键时刻困扰着全党,习总书记告诉我们,我们在鼓捣字儿上花 的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的工夫太少,我们这个民族,实在空谈不得、糊涂不得、耽误不得才斤腾不起了。

  习总书记重视家风,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他强调,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 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 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书记为女儿取名明泽,意为“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 会有用的人” ,这是 他对女儿的 期 午 ,也是他质朴家风的写照。

  “家国情怀”这个词听起来很神圣,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觉悟阐述中国梦时讲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 是笑。”在浙江舟山定海区考察时,他还指出,“金杯银杯 ,不如老百的口碑。

  习总书记的讲话也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在阐述中国梦时,总书记这样说道:“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 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 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 长与进步的机会。”

  习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 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习总书记经常强调的传统美德,包括“民惟邦本”、“天人合 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愚不均”等等。 习总书记说,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习总书记还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 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他曾填词〈念奴娇〉纪念焦裕禄同志“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路漫漫其 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他在青年时代曾经“上山下乡”来到陕北农村插队,曾与后来以《平凡的世界》蜚声文坛的 作家路遥彻夜长谈,这些无不透露出习总书记浓郁的“人文情怀”和人民利益大于天的“国家情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密切结合我们的医疗实践。医学是和人打交道的科学,恰恰对人文情怀 的要求很高。首先,对医生的道德层面的要求,相比别的任何职业来讲,都要严格和苛刻。明朝裴一中在《言医序》中 说:“学不贯今古,只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现代外科名家 袭法祖院土总结此句而教每我们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这些,是为了说明在行医过程中 ,有着良好德行、菩萨心肠,是多么重要。行而为医,不可考虑私利,不可无动于衷,不可耽搁分秒,以救死扶伤为终 极目的,对道德的要求极高。人文情怀是道德层面的外在反映,“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查房 H寸的一个和蔼笑容,一个轻柔的抚摸,一句宽慰的话语,都可以产生胜于药物的效果。所以,医生的情怀很重要,反 映的是德者佛心。

  医生之情怀,不光对治病有好处,还利于减少医疗过程中的纠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这是句古 话,道理浅显易懂,但却不易做到。你想让别人尊重你,就需要的飞先来尊重别人。暴庚之气永远是产生埋怨和仇恨的 根源,作为医生,首先要爱护病人,理解他们的痛苦,并感同身受,让病人感觉到你了解他的痛苦并愿意尽全力帮助他 ,加强沟通,只要彼此理解,还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和隔阂呢?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医患之间,最难的是感同身受,换位思考。手术和药物固然重要,也许,关注病人本身,尊重病人 的感受,进行人文关怀才是更重要和最重要的。和善的态度,如吹而不寒的春风,温暖的说话,如春风化雨的滋润;尤 其对于病痛折磨的病人,和焦急无措的家属,更是如此。而视而不见的漠视,随随便便的敷衍,却像是在别人的伤口上 撤盐,只能制造疏远,加深隔阂。即使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而对病人的痛苦,也不能理所当然地无动于衷 。

  践行“家国情怀”,我们要记住:“你怎样,中国就怎样。”践行“人文情怀”,我们要懂得:“你光明,别人就不黑 暗。”所以,作为一名医生,要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深刻领会其“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并将之应用于日常的医 疗工作中:之于手术技艺,讲求精益求精,把作品做成精品,把手术做成艺术;之于医患交流,要践行人文关怀,想患 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设身处地,视患如亲,才能不负一名合格党员的光荣与责任。

(外科第二党支部 李连军)